湖南法治報訊(見習記者周萌 通訊員游濤)
7月30日上午,隨著匯報演出的結束,2023年常德市西洞庭“小太陽”支教隊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三角巖村,以及懷化市溆浦縣橋江鎮(zhèn)灶坪村,為期9天的暑期公益支教活動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據悉,這已是該支教隊連續(xù)第六年利用暑期前往大山深處進行義務支教。
“一次支教亦是一次鍛煉與成長。支教不僅可以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而且可以展現出常德教師風采,為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盡上綿薄之力?!?span style="color: rgb(68, 68, 68); font-size: 19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小太陽”支教隊創(chuàng)建人、西洞庭管理區(qū)紀委監(jiān)工委工作人員陳虹表表達著自己的初心。
支教團隊與孩子們合影
傳承
“張老師,謝謝你教會我們吹葫蘆絲,等我長大后,一定會把葫蘆絲教給其他的小朋友?!?月30日上午,永順縣高坪鄉(xiāng)三角巖村暑期學習匯報演出結束,七年級學生向盛榮害羞地將自己前夜在家趕制的書簽塞到了支教老師張夢手中。
張夢是西洞庭管理區(qū)望洲完小教師,同時也是西洞庭“小太陽”支教隊的一員。去年6月底,她在朋友圈看到了支教隊發(fā)出的招募令,因為擅長吹長笛、葫蘆絲等樂器,便主動報了名。向盛榮是她在永順縣高坪鄉(xiāng)三角巖村支教時帶的第一批學生,也是最優(yōu)秀的一個。
去年,在興趣班學生完全零基礎的情況下,她僅用7個下午便教會孩子們用葫蘆絲吹出了經典曲目“荷塘月色”,今年更是吹出了悅耳動聽的“星月神話”,得到當地群眾滿堂喝彩。
張夢老師正在上高年級班的葫蘆絲課
成長
悉心培育,靜待花開。令支教老師們倍感欣慰的是,這些留守兒童逐步變得開朗大方,露出了開心的笑容。陳虹說,在三角巖村支教的這兩年,她印象比較深的孩子中,有一個是低年級班的魯檢同學。
去年剛支教時,因為不太清楚這孩子的家庭情況,總覺得他特淘氣,每天都會變法兒給老師們制造“小麻煩”,因此沒少給他上思想政治課。在一次家訪時,我們知道了這孩子原來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是因為缺愛才導致他特別渴望被關注的。今年,支教隊再來到三角巖村上課,一見面,魯檢同學就認出了我以及去年一起來支教過的張老師和李老師。
為了激發(fā)孩子的主動性,陳虹特意選魯檢當了支教低年級班的美術課代表,還積極向其他老師推介了他,這方法挺不錯,今年上課,魯檢回答問題很積極,做事也特別認真,“感覺這孩子一下子就長大了。其實,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重要的是,老師們如何去挖掘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長處,然后因材施教?!标惡缟钣懈杏|地說。
溆浦縣灶坪村支教點體育教師陳偉球正在教授籃球興趣班學生
堅持
基礎設施薄弱,這是兩個支教點的相似之處。支教期間,三角巖村的主路正巧在進行提質改造,上下山極不方便不說,還經常停水停電??紤]到支教隊伍中大多是女教師,于是駐村工作隊通過協(xié)調,調上來了一輛灑水車,老師們除飲用水之外,其余生活用水就都來自這輛灑水車。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每天排隊取水、排隊燒水,結伴而行走上一里多路去老村部食堂吃飯,老師們都沒有絲毫怨言。灶坪村教學點的宿舍沒有空調,洗澡也不方便,大家都想方設法克服。
永順縣三角巖村支教點的老師們日常排隊接水場景
“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在于堅持;堅持一下也不難,難的是堅持到底?!敝Ы汤蠋焸兗娂姳硎?,他們將繼續(xù)把支教的接力棒傳遞下去,為山區(qū)教育均衡發(fā)展、為留守兒童帶去歡笑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
責編:周萌
一審:周芝華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